27条关于医美整形齿科口腔营销的自我否定与反思

  1、生意的“底层逻辑”是“商业模式”,任何“商业模式”的本质是解决“社会问题”。

  比如:经济成本、物理半径,供需不对称、信息不对称等等。反之,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改进,当不能解决“社会问题”时,必然存在“销售问题”。

  因此,今天的各行各业的共同面临的销售问题,本质来说是因为互联网加速了社会分工,导致生产力快速提升后的“商业模式”不匹配的问题。

  用一句又红又专的话来总结: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。

  懂就懂不懂就算了!这个话题解释起来有点费劲。

  2、任何生意的本质=“不对称”+“流量”

  只是这条放在消费医疗领域的今天并不适用,对于大部分门诊来说,主要因为国内人太多,导致首要问题依然是“流量不对称”,或者说希望通过“信息对称”来获得“门诊间的流量对称”。

  3、商业模式的成功大部分因为时代大潮

  这话本没错。只是时代大潮是什么?说白了不过是“市场红利”。那市场红利如何理解呢?本质依然是市场需求的突然增长,而本质的本质依然是“获客成本”+“复制难度”。

  4、轻资产、快现金、易操作、高利润、低风险”,这是任何行业最期望的商业模式。只是,哪里有那么容易?否则人人都成功了。

  当然,也有例外,“麻辣烫”了解一下?高投产比就是“杨国福”,快供应链就是“海底捞”,特色细分就是“串串香”,可大可小、稳赚不赔。

  5、每个细分行业都有金线,一定要找到那条线,找不到你就永远不可能得道。

  反之,用陈土豆的话说,任何市场利润的开始一定止于竞争。

  6、国内的生意本质来说是两个层面的思考,一个叫做“势”,一个叫做“术”。

  啥叫“势”?比如:设计,不管因为“规则”原因还是因为“成本”原因,或者说各种原因叠加在一起,对比其它行业的迭代发展,消费医疗领域的设计永远差一个档次。

  7、“势”也是可以“造”的,否则要那么多“陪练”干嘛。啥叫“陪练”?任何细分市场,一定是20%的人挣钱,30%的人“陪练”,剩下50%的人亏钱。

  这个比例是我猜的,不要太在意这些细节。

  8、花钱的才叫“需求”,否则那叫“需要”,这是永恒的真理。

  大部分失败的生意本质来说都是“误把需要当需求”,发现无法支持“财务模型”的时候,发现“颠覆”往往没有想的那么容易。

  9、“赚钱容易”的行业一定不存在“营销课程”,这是真理!

  比如:从来没听过,卖“麻辣烫”的有卖营销课程的。

  反过来说,哪个细分行业没人讲营销课,这个行业一定好赚钱,信不信由你!

  10、无论商业模式还是营销方法,最稳妥的都是基于现有业态的优化。

  凭空出个‘方法’就能扭转乾坤”,不管你信不信,至少Jason不信。

  当然,也有例外,比如:诈骗,了解一下?!

  11、大部分的市场从业人员很难成为创业者,原因有三点:

  a.从业人员明白的“前提”一定是基于现有的模型拿来“复制”,既然是“模型”,现在“做庄”的一定不是你,这是起码的商业逻辑。

  b.当你对一个生意太过明白之后,非常知道困难在哪,基本上首先就畏惧了,这也顺便说明了为啥书读多了反而创业的少的“反智”常理。

  c.当你对一个生意太过明白之后,没必要自己创业依然有不错的收入,没必要冒这个“风险”。

  因此,商业如同*博,一定是刚出来的时候“进场”最合适,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年风靡一时的德州扑克,能赢钱的一定不是后学的,一定玩是刚出来就开始摸索的。

  12、即使到今天,虽然市场已经高度细分,但“刚需”依旧存在,只是更加“具体”。

  甚至可以理解为,具体到“某一个需求场景下的某个需求点”,准备“花多少钱”,无论商业模式还是内容创意,都是这个道理!

  13、20岁结婚叫做“头脑发热”,40岁结婚叫做“资源整合”。别光顾着看林志玲结婚的热闹,这句话同样是适用于商业博弈的节奏周期。

  14、任何“套路”都比不上“价值”,前提是你足够了解对方“想要什么”?

 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,就像男女相对象,对于大部分女生来说,“始于颜值”是永恒的真理,但这条对“高晓松”并不适用,也是真理。

  15、消费升级的本质不是“行业”的变化,任何行业或者职业的门槛依旧存在,只是“碎片化信息”的变化让“消费者”更加“急功近利”而已。

  16、没有人会拒绝“更好的服务”,只是大部分时候,“消费者”的期望是“更好的免费的服务”,至少,对比现在差不多钱来获取“更好的服务”。

  所以,要么甘愿做“雷锋”,要么就得受着“骂”,“凭什么你赚钱?”也是人性的“惯性思路”,换个角度看,这也很“公平”。

  17、“讨巧”是人性,“利用讨巧”也是“生意”。

  有所为有所不为,话是这么说,人性最大的敌人往往是“自己”,真遇到事的时候每个人的对待方法都不一样。比如:老头老太太,那都是一个单独的门诊营销品类。

  18、“免费”很多时候是个双刃剑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看待“免费”

  比如:如何“善用羊毛党”,那也是一个单独的门诊营销课题。详情参见以往文章,(原文链接:口腔齿科整形医美营销行业的灰产链条)

  19、天天投广告的未必挣钱,反之,挣钱的一定投广告。

  名利名利,名在前利在后,这是老话。但话是这么说,事实往往是反过来的。

  君不见什么时候“投行”的投广告,不是它家不做广告,只能说大部分人不是它的目标客户。

  20、“品牌”作为符号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
  “忒修斯悖论”逻辑陷阱的前提是如何看待“特修斯之船”。反之,如何“随行就市”的寻找“品牌角色”往往也是最实在的“品牌策略”。

  大白话就是:品牌符号从来不是一成不变,否则,LV每年来来回回折腾个毛蛋啊!

  21、“跨界打劫”是客观存在的,但跨界打击的前提是你要打的那个人,他会的你都会,他不会的你也会。他会的你不会,还没到你的时候,你就被他打败了。

  22、“包装”这件事取决于你如何看待“包装”

  同样手机,装在牛皮纸袋子里和LV包里的感觉必然不一样,不然为啥那么多姑娘爱“摆拍”?反之,高端不高端不取决于LV的“包装”,主要取决于“用手机的人”

  23、天天强调“回归医疗本质的”,8成是没钱买流量的;天天强调“打造医生IP的”,逻辑上是门诊缺医生的;天天强调“朋Y圈营销”有多重要的,一定是“卖案例对比图的”!

  国人的哲学永远是“正话反话都有理,怎么把握看自己”,很多事真的不能听风就是雨。反之,这句话同样适用于,“如何看待竞争对手”以及“如何进行竞品分析”。顺便说一句:俺家“朋Y圈案例对比素材”了解一下?!

  24、从“管理”角度说,今天的时代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差的时代。

  信息高度透明后,一切“价格”基本等同于“价值”,大白话就是“小孩”不好骗、消费者不好骗,任何人都不好骗。抱着当*子还立牌坊的心态,最后一定落个“孤家寡人”,反之,合作才能共赢的前提是如何看待组织合作。

  25、永远不要相信什么“道德底线约束”。

  一般来说,呼吁“道德底线”约束的,做人都挺没“底线”的,尤其消费医疗行业,你懂的。

  26、国人对于“公正”的理解往往基本上跟“公平”没啥关系。虽然所有人都在喊公平,但是其实喊公平的人最不喜欢公平。

  以教育为例,喊公平的人老是有一个盼望,就是把教育弄成徒手格斗,然后他们自己偷偷在格斗服里穿个铁背心,同时寄希望于家里有坦克、有航母的家庭,一定不要带坦克带航母上场。但是这样想的人不妨问问自己?你家里有一个铁背心都要穿上,有坦克的为什么不开坦克来?

  这条尤其适用于消费医疗中的“价格体系”。

  27、所谓“中庸”之道不是鼓励大家“无欲无求”,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“平常心”!“永远记得自己是谁”,道理大家都懂,反过来说,“长个嘴基本上都是说别人的”,所以,明白自己在干啥就好。

  作者介绍:JasonChao,前4A广告团队长,口腔医疗集团市场狗,“跨界营销红色联盟”首席顾不问(Branding/EPR/Digital Marketing)//更多“不让播”的消费医疗营销内容,请关注:【广告的纸牌屋】或搜索微信公众号:MarketingCards

本文链接 : https://ymsay.com/yunying/kq/0710109.html ( 转载请保留 )